top of page
whova-header2.jpg

OCH-012

大學生設計想像-創造歷程量表之發展

Development of the Imagination-Creativity Process Scale in Design Domain

王佳琪

南臺科技大學

何曉琪

靜宜大學

  本研究參考王佳琪、何曉琪(付梓中)研究學生進行設計創作的歷程所建構的設計想像-創造歷程四階段模式,分別在發想與分析、產生與修正、實作與評估、以及溝通與最佳化等四向度編擬大學生設計想像-創造歷程量表,進而檢驗其量表信、效度。研究對象包含預試樣本285 位大學生,正式樣本488位大學生。在量表發展上,每向度編製5至10題,共31題,採李克特氏五點量表計分,選項為完全符合至完全不符合。經以多向度Rasch部分給分模式(partial credit model, PCM; Master, 1982)分析,提供量表的內容、結構、類推、本質及解釋面向的效度證據(Wolfe & Smith, 2007)。在內容與結構效度上,四向度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模式資料適配度。類推效度方面,僅有一題在男、女生有明顯的差異試題功能(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DIF),故刪除此題後,最後題目為30題;發想與分析、產生與修正、實作與評估、與溝通與最佳化等四向度的受試者分離信度(person separation reliability)依序為 .84、.83、.86與.83。在解釋效度方面,大學生的想像-創造能力在四個向度中皆高於試題的難度。在本質效度上,題目在前兩個選項(完全不符合與不符合)較不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因此建議這兩個選項可以合併。最後,本研究針對「大學生設計想像-創造歷程量表」的發展與應用,提出未來研究之建議。


關鍵字:大學生、設計想像-創造歷程、多向度Rasch部分給分模式

​發表場次資訊

創造力教育 Oral Presentation on Creativity Education

10:55 AM-12:15 P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