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瓦旦.卡洛 (花蓮縣萬榮國小教務主任)
「Laqi nHakaw Utux」為太魯閣族語,意為彩虹之子,世傳太魯閣族人只要在其一生不做壞事,男生會保家、狩獵,女生會持家、織布,往生後就會經過彩虹橋到達祖靈團聚之地。因此太魯閣族人堅信祖訓,也稱「Gaya」,指祖先傳襲下來的生活規範,更是太魯閣族人行為與道德的標準。也因此在學校環境的意象中會看到彩虹和菱形圖案,彩虹代表前往祖靈之地必經的彩虹橋,菱形則象徵祖靈之眼,代表祖先時刻眷顧、監督與鼓勵的意涵。
2014年底《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通過後,花蓮縣萬榮鄉萬榮國民小學「簡稱TIPS,Truku Indigenous Primary School」,成為花蓮第一間也是全國第一間以太魯閣族文化做為學校正式課程的民族實驗小學。一學期十八週、一週八節課,設計九大主題課程「山林智慧、狩獵文化、農作飲食、信仰禮俗、歲時祭儀、文學史籍、遷移歷史、部落家族、工藝樂舞」,讓祖先的生命經驗和族群的生活文化真切發生在學校的課程和師生的教學之中。
符應十二年國教強調「素養」的能力,在課程設計中,全學年的民族課程教案從設計理念、核心素養、學習重點和學習目標都依照素養導向的模式進行編寫,同時在科目的選擇上,也盡量能學習到不同領域的素養能力,並透過任務導向的方式進行多元評量(文字記錄、技能操作、資訊融入、心智圖、專題報告…等)。希望強調的是,課程並非只是在教傳統的文化和技能,學生一樣能學習到十二年課綱的素養能力,而學習素材就是來自學生自身的族群文化,也降低文化雙盲的窘況。
任何教育計畫的推動,都有良善的意義和目的,隨著族群意識抬頭及對民族教育的重視,從校本課程的廣設到民族實驗小學的陸續成立,這樣的走向也符應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而非過去填壓式的桎梏,如何讓原住民孩童愛上學習,且能更有自信,是偏鄉教育的重點。謹記如此,解構學校原有課程架構,自編從零到有的教學內容,並從課前的議課、備課、教學到後面的評量和成果呈現,都不像有部編教科書那樣的輕鬆愜意,而這也是我們學校持續兩年多的教學現況。
多年校本課程與民族教育的行政與教學經歷之後,有兩句話不斷在腦海中浮現,也值得思考:一、「自己文化自己救」,民族教育的推動,因地致宜,不在其中,很難全盤了解,有關人力和時間的限制,三個W,Who、What and How,為誰這麼做?能做什麼?又該怎麼做?只有學校的教學團隊知道,最後留下來的就只有穩定教學;二、「熱情不足以成事」,剛起步總是因為那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衝勁和熱情,但須注意是否會隨著時間、環境、資源、壓力的影響而模糊初衷,熱情最後只剩可惜。
學校的民族教育課程,讓學生愛上學習,更重要的是增加專業對話的時間,進而提升教師專業,營造出學校美好氛圍。如何能夠持續與穩定,我想不只學校的努力,還要有更多的支援與協助,或者說更少的干擾,才能越走越穩。
作者介紹
瓦旦.卡洛 主任
學歷: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與科學教育學系(原住民公費生)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專班
經歷:
(1)96學年度至100學年度,擔任教學組長及級任導師。
(2)101年度主任儲訓班儲訓及格。
(3)101學年度至104學年度,擔任教務主任。。
(4)105、106學年度,擔任教學組長及級任導師。
(5)107學年度,擔任教務主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