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明原(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對大多數人來說,大學是學生生涯的最後一站。學生身分無疑是彌足珍貴的,也是可以盡情獲取知識的保證。大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權利,在課程選擇、生活安排等方面有著相對的自由。不過,一個普遍現象是,大學生畢業之後投入職場、往往會出現銜接上的落差,所學的不一定能為工作所用。
這樣的現象被注意到了。國立中山大學長年來致力於地方事務,和社區保持著密切的互動關係。因此,藉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簡稱USR)以及「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的推動,為了培養學生的實務能力,我們一同走入了旗津、鼓山和鹽埕等區域。
「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有三個主軸,分別是「地景永續」、「聲景節慶」和「願景品牌」;三者的作法與內涵雖然各有差異,但心意卻是一致。我們想將地方的散落的記憶圖片一一拾回、拼貼,在「打狗改名高雄」一百周年的此刻,再次完整高雄的身世。
旗鼓鹽這幾個區域的發展依水而生,在大海的滋養下,有著許多特色的傳統文化與技藝。但隨著產業重心的改變與轉移,地區經濟也不如以往,傳統文化也逐漸消逝於人們的視野中。因此,我們在思考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之外,也試著發見地方的需求,透過課程設計、專案活動與各項工作的進行,讓專業知識可以有效的發散、使得大學和地方的共生關係可以更為緊密。
在課程方面,團隊教師結合系所專業課目(如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區文創設計:策展入門),經由訪談、田調等方式,和地方對話、梳整其歷史脈絡並藉由創意的發想作為成果展現;像是呈現鼓山國小百年歷史的時光走廊展覽、小學生以哈瑪星為背景所撰繪的繪本小書等。
除了與國小之外,共事館計畫也和鳳新高中等高國中共備課程;根據班級特性設計不同的授課內容,並且進而產出了衛武營生活地圖、人生金曲、皮影戲演出等作品。計畫和高雄歷史博物館、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夥伴關係則是建立已久,我們共同規劃的「地圖考古」(鹽埕、旗津)、「高雄小學堂」等模組課程不僅受到學員的歡迎,更以學習產出為基礎的衍生了出版品、趣味競賽等成果。
皮影戲文化推廣是計畫著重的工作之一;團隊成員和光電系、中文系等系所教師協力,依據不同專業從技術,道具、劇本以及戲偶設計等面向著手,規劃了許多精彩的活動;例如在中山大學隧道防空洞內舉行的「奇幻光影SHOW」等。
大漁旗文化復興的成果已然受到社會大眾的矚目。團隊在漁旗歷史的調查、研究以及技術開發已經有許多亮眼的成果,曾經獲得日本大漁旗圖畫比賽最優賞、臺灣企業永續獎卓越案例─大學USR永續方案類「金獎」等獎項的肯定。去年度團隊邀請中山大學的歷任校長、榮譽校友和學生,以關鍵字的概念寫下人生金字、製作成「人生錦旗」,於校園內公開展覽,獲得了相當多的好評。
在旗津,原海軍技工宿舍在團隊成員多年的努力下,已經改頭換面、成為社區民眾休閒辦理活動的好去處-旗津社會開創基地。去年的十月十八號,團隊在這裡舉辦了「技工綠活節」,設置有「修理咖啡館」、皮偶製作、手作相框、漁旗鑰匙圈、紙箱玩具等以重拾老物(廢棄品)為理念的攤位,藉此宣導生活中的物品多有著重複利用的價值。此外,計畫也讓旗津的老屋重生,變身為「旗津tha̍k冊」;裡頭有書籍、手沖咖啡的展示、販售,是在地住民、外地遊客的絕佳去處。
搭船從哈瑪星來到旗津,海面上追湧的浪潮彷彿想要說些甚麼。「城市是一座共事館」山海的懷抱中聽見了這些此起彼落的話語,它們期待土地的故事可以被再次聽見。因為帶著這樣的使命感,我們讓大學的學研能量為地方所用,進而培養學生的實務能力。期待每個角落都有著動人故事的這座城市,會有更多人願意傾聽它的娓娓道來。
蔡明原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學術專長為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少年小說、兒童文學等。
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https://www.facebook.com/cijindesign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