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借力使力的教學設計

文:樊學良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東吳實踐家創創基地執行長)


在分享個人教學設計前,我想先說幾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2016至2017年之間,那段期間我有機會到山東大學和天津南開大學短期講學,能就讀這兩所學校的學生絕對都是學霸。從和該校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台灣學生的危機,返回東吳後,我便開始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有許多要求。恨鐵不成鋼的結果反而讓學生感受到壓力。之後有緣再訪山東大學,我開玩笑地問該校企管系系主任:「學生怕你嗎?」,他嚴肅地回說:「老師是被拿來愛而不是被拿來怕的,如果學生怕我,我應該要檢討!」


第二個故事則發生在我剛進東吳的前三年,身為新進教師,不僅要顧好學校本分內和本分外的事情,還需要關心好自己的身體和家人,真的很難面面俱到。我曾經歷至親過世、長水痘、重感冒還要上課的沈重負擔,再怎麼忙亂還是要把課教好、寫論文、寫科技部計畫,人前人後繼續強顏歡笑。2019年,我曾至成大社科院和該院教師分享我過去的教學經驗,當時便以「在諸多現實條件限制下,教師是否仍須強顏歡笑在台上講課?」為引言,我們需要如此「勉強」自己嗎?


最後一個故事仍是進行式,2019年下旬開始,有學生千里迢迢跑來找我,送個水果禮盒。該生學業成績相當優秀,但她選擇創業,水果是用第一筆分紅的獎金買的。也有學生從加拿大寫卡片給我,感謝我當時對他的做人處事的提醒。東吳企管系訪問去年已創業的學生時,也提及對共同授課教師王祿誾董事長和我的感謝。我發現,這些感謝都和學業表現無關,反而是因為我們幫學生把人生變得更完整了!


今年,我有幸被推薦參加某個甄選,對方要我說明「教學上的創新」。我並無炫麗多彩的教學技巧,只是經由上述點點滴滴的生命經驗,體悟到教學毋須如此用力,要放棄無謂堅持,讓師生間的互動有更多彈性和溫暖。我認為,創意教學是新穎(novel)和有用(useful)的教學方法,新穎視教學情境而定,例如:學生慣用投影片或口說報告,是否可以放棄投影片,用其他方式呈現學習成果?學習場域都是教室,是否可以走出校園,向現場學習?如果都是講述法,是否有其他一樣能達到效果的方式?


以上種種體悟,讓我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設計,分享如下:


行動中學習

我在東吳企管系有兩門課程,分別是創造力管理和文創產業專題,兩門課均為專題(project)課程,而課程設計的核心是「行動中學習」。學生必須主動探索、動手做,並不斷從經驗中反思和探索真相。教師於此行動過程中,已從原本的知識提供者轉變為引導者,不給標準答案,但會陪學生檢討每一段經驗,並反思如何從中成長。


我是參考華頓商學院教授Adam Grant和設計思考的觀念設計課程。Adam Grant發現,偉大創意往往來自「快快行動,慢慢完成」(Quick to start and slow to finish),意指趕快行動,然後把自己放在持續解決問題的過程,自然就會產生原創的點子。在設計思考活動中,我們也鼓勵學生盡早建立產品雛形(prototype)和及早體驗失敗,其觀念便是在提醒人有「拖延」和「想太多、做太少」的慣性,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盡早建立問題意識,並開始行動。以下是我常用的幾種教學設計:


1.在期末專題設計方面,我固定每2~3週讓學生透過書面或口頭方式說明進度(一頁投影片),重點不在完成任務,而是幫助學生建立問題意識。一旦建立問題意識,學生不僅在情緒上會專注於完成問題本身,且會更「注意」生活環境中有利於完成任務的各種資訊,例如積極傾聽教師給予的回饋、主動閱讀網路相關資料。此外,我刻意將期末報告提早至第十六週,最後兩週集中在檢討課程,讓師生彼此有更多的時間對話和校正經驗。


2.課程中我常進行的活動是經驗或知識的校正,它通常是兩階段練習:首先讓學生以其慣用的思考或問題解決方式完成任務,之後師生共同檢討可能產生的偏差或問題。下一階段則由教師提供更完整的觀念架構,並讓學生透過實作瞭解前後兩者的差異。此一設計背後的邏輯是大學生特別是在職生已非白紙,要先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才有更高的動機學習教師所欲傳達的新觀念。


3.掌握現場。創意相關專題最終常淪為想像力專題或吹牛專題,為了幫助學生的點子更接地氣,要設法讓他們走近現場,「看見」現場。東吳大學城中校區位於台北市中心,因此我們常帶學生走近社區,中正紀念堂、孫運璿博物館、艋舺、西門町、松菸都是我們常觀察的現場,我們也曾跑到宜蘭甚至跑到泰國看創意設計。

說明:至龍山寺移地教學,由黃適上老師導覽,當日正好是艋舺的廟會

說明:至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移地教學,共同授課教師王祿誾董事長為台創董事


兼顧知識、技能與動機的學習

一般教學現場的狀況是,老師過於重視傳遞知識且慣用講述法,因此教學常淪為填鴨教育或補習教育,學生最終還是對課程沒興趣,或淪為一個會把標準答案寫出來的學生。即使是創造力相關課程,教師依舊習慣「塞滿」,學生連放鬆思考的時間可能都沒有。其實創意教學沒有那麼難,不需太多花招。老師只需要思考,設計課程時,一堂50分鐘的課,至少能獨立排出5-10分鐘,慢慢教導學生重要的技能,喚起他們知識探求的動機,學生便會對老師的課程感到興趣了。


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課程的內容(content),例如個案、概念、理論、原則。在課程中,我將學生必須習得的內容分為核心知識( 如:文創產業的架構、商業模式、創造力核心觀念)及周邊知識(如:趨勢議題)兩類。教師應具備教導核心知識的能力,而趨勢議題則可透過邀請業界專家分享。


面對生硬的理論時,我也嘗試放棄講述法,而改採體驗方式進行。例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心情和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的關係,我改編吳靜吉老師教過的「以肯定代替否定」活動。透過角色扮演,兩兩配對,學生輪流扮演暴君和員工,讓學生感受當主管在肢體語言和情緒表達上均否定下屬時,下屬當下是否容易產生新的觀念。之後,再讓學生感受,倘若主管使用的是肯定觀念的發言時(例如:yes, and……),員工的創意表現又如何。


還有一個值得分享的有趣故事。某日,學生無心上課,當天課程主題是談情緒。我心想,既然不想聽我上課,那我聽你們講吧。於是,我以分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聯想各種和情緒有關的成語;之後再挑和課程有關的成語請學生解釋其背後的情緒運作機制,我僅需做適當補充。這便是我想傳達的,刻意播出10-15分鐘,用其他方式傳達知識,反而可以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說明:讓學生腦力激盪和情緒有關的成語


技能:我輔導的創業團隊學生問我:「這些東西線上都有教,不知到校上課的意義是什麼?」。對創業團隊而言,他們還是要學習如何進行團隊合作,對一般學生而言,他們過去都是學習專業知識,但還需具備「技能」才會讓自己的人生更完整。世界經濟論壇(WEF)指出,2020十大職場技能前10項依序是:解決複雜問題、批判思考、創造力、人員管理、與他人溝通協調、情緒智能、評估和決策、協商、認知彈性。這些技能是重要的,但通常只會被寫在教學大綱,不會在課程中正式被教導,因為考試不會考,也不好考。


我的作法是「刻意」設計適當活動,讓學生練習特定技能,並確認他們從活動中的改變。例如,我帶學生至迪化街移地教學,但參觀景點或商家由他們自己決定,每組要為其他人導覽自己喜歡的景點。學生為了這個導覽需做許多功課,例如查詢網路資料、事先場地勘查、規劃導覽路線等。這便是體驗學習的價值,學生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並在為他人導覽的過程中,創造專屬於自己的體驗,沈浸其中。

說明:學生於迪化街為彼此導覽自己喜歡的點


動機:旨在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而其關鍵在於師生間培養之信任關係;當學生相信老師,他們自然願意跟著老師在荊棘路上走出自己的路。我常用的技巧是即時的回饋與鼓勵,例如:上課前先講幾個激勵人心的故事,讓學生產生喝下心靈雞湯的滿足感再開始上課;在每一份批改作業提供簡單的回饋或鼓勵;下課鐘聲響起,學生陸續離開教室時,刻意找機會和不常互動的學生說再見。這些目的,都是要刻意走近學生,讓學生知道老師正在關心你,沒有學生被遺忘。其實,學生早已厭倦教室裡師生間絕對的階層關係,換個方式和學生互動,或許會有更多的收穫。


淺層與深層學習

是否你也常看見學生上課滑手機?學生很快完成教師設計的活動?覺得活動太難停下來了?難道體驗學習只是具綜藝效果的表層學習嗎?我是根據Csikszentmihalyi及Bloom的理論設計學習的內容。


首先,要想辦法讓學生專注在課程活動當中。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理論(flow theory)指出,當個人對工作的挑戰感受與自身之技能水準匹配時,才會從任務中獲得成就感。教師若發現學生表現不如預期,則要回到Csikszentmihalyi架構,試著放慢課程進度,將重點先放在重新喚起他們的學習動機,並提供清楚的回饋及教學支持。例如,教創業簡報時,我發現學生一直用課堂報告的架構和表達方式進行創業簡報,報告無趣且永遠講不完。若真是創業競賽,評審早就已經打好分數等學生講完。我發現問題後,先教他們說故事,讓他們學會如何吸引人注意,之後再告訴學生,簡報其實是場表演,每一張投影片、每一分鐘的語言和肢體動作,都是希望吸引台下觀眾對你的興趣。掌握簡報原則後,他們期末報告的表現令我和王祿誾董事長都非常驚艷。


另一方面,面對專門學科(例如:組織行為、創新管理、管理心理學),則可參考Bloom認知領域六層次(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設計課程。當教師發覺課程過於強調記憶和理解時,或許可以讓設計作業,讓學生往更高層次學習邁進。例如,根據Bloom論述,同學們在課程中所學僅是淺層記憶層次的學習,若要邁向更高層次的學習,真正對知識融會貫通,則需要進入到批判思考甚或是提出新見解的層次。因此,每年我都會挑選一部日劇讓同學觀看,讓學生用課本中的理論分析影片,這幾年我們看過了半澤植樹、拿破崙之村、我要準時下班、禿鷹、陸王、重版出來。藉由觀看職場劇,學生能補足產業知識的不足,也能驗證老師上課講的觀念確實存在。再者,看劇本身也是自我反省的過程,不同主角都有其獨特的生命經驗,或許我們也跟這些主角很像,盼學生能跟著主角一起尋找意義。以下是學生寫完作業後的心得分享:


原來那些理論不僅是課本上的空談,而是真的經常運用在實務上,只是我們不會注意。另外,對於我而言,其實經常迷惘,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看完禿鷹真的得到滿大的激勵,也希望可以跟主角一樣,未來能不畏他人眼光,追求自己的夢想。


結語:放輕鬆

盼以上分享能讓你瞭解我想傳達的重點,創意教學並非加法而是減法的概念,由老師還需要做什麼(加法),調整為可以放給學生做什麼(減法)。當你找到槓桿的著力點,自然就能做到借力使力且不費力的教學了。

說明:各組帶著自己的產品雛形到現場進行期末成果報告(創業簡報)



樊學良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東吳實踐家創創基地執行長。教學、校內外服務、研究均圍繞在團隊和組織創造力,迄今已發表十餘篇SSCI或TSSCI期刊論文。曾主編/著/譯「艋舺製造」、「當我們同在一起:建構從認同到合作之高效能團隊」、「Presenteeism at Work」、「人際關係與溝通」,以及「變革為何這麼難?哈佛啟動個人與組織變革開關的技術」等書。

654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