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hova-header2.jpg

OCH-007

城市記憶與社區參與:以高雄前鎮史蹟導覽為例

Historical Memory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Service Learning Course “A Guide to Historic Monuments in Kaohsiung”

江政寬

國立中山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本文擬以中山大學服務學習課程「史蹟導覽」在高雄前鎮地區的實作為例,考察城市記憶的作用與社區參與對大學生的影響。前鎮的興衰,是台灣史上某階段的縮影。原為馬卡道族家園,後因明鄭屯田置營而得今名。歷經日治時期的輕重工業設置,到戰後漁、工業擴展;前鎮成為外來人口的「落腳城市」。然而,隨著拆船業的結束,以及加工出口區的沒落,人口大量外移,此地成為「鐵鏽地帶」;先前榮景的代價,如大量違建戶、前鎮河汙染之類的問題益發凸顯。今日,大型企業已進駐此地。破落的舊街道,與不遠處的夢時代摩天輪,形成很大的反差。居民以「不山不市」這一用語,自我解嘲發展上何去何從的窘境。如何重塑地方的認同感?城市記憶的建構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史蹟導覽」課程與前鎮國小、興仁國中、在地的童心藝術小學堂、鎮港園社區大學合作,規劃以大學生為導覽員、中小學生為學員的史蹟導覽活動。針對課程實作的影像紀錄、學生反思心得所做的質性分析,有三方面的發現:一、結合史蹟參訪活動與在地歷史知識,中小學生重新認識家鄉,認同感得以強化。二、藉由城市記憶的學習與形塑,大學生可以跟在地社區產生連結。三、社區對於大學生的尊重和期望,在導覽的學習、合作過程,得以提升。


關鍵字:城市記憶、社區參與、服務學習

​發表場次資訊

社區參與 Oral Presentation on Community Engagement

3:35 PM-4:55 PM

bottom of page